參展聯系:021-3114 8748
參觀聯系:138 1785 1721
媒體聯系:138 1785 1721
QQ:3326911596
郵箱:busexpo@sgexpo.cn
11月4日,內江市經信局發布了關于《內江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反饋的公告,公告顯示在征求意見期間,未收到公眾反饋意見,同時內江市經信局表示氫能產業規劃相關較為專業,群眾參與度不高,下步加強宣傳,廣泛征求意見。
可以看出內江市政府對于發展氫能的意愿較高,同時希望社會能夠積極參與到內江市氫能產業建設中來。掃描文末二維碼可查看政策源文件。

氫云鏈獲悉,《意見稿》的意見征求期10月28日-11月3日,而相關規劃已于9月成型。《意見稿》指出內江市擁有較為豐富的資源,已探明頁巖氣6200億方,2020年產氣42.5億立方米,預計到“十四五”末產氣量將達到65-85億立方米;全市焦爐煤氣產量達65萬m3/天,每天可產氫氣33345m3,可供約400輛氫能公交車使用。
隨著新的焦化生產線的增加,焦爐煤氣產量預計可達12億m3/年,其中含氫57%。同時內江市為“成渝氫走廊”的重要節點,東連重慶,西接成都,地理優勢也較為明顯,可輔佐成渝兩地氫能產業。
《意見稿》也提出了內江市在氫能產業的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相關內容如下:
一、總體目標
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內自同城化氫能產業布局,結合內江自身優勢,大力發展氫氣制備、氫能綜合利用、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及整車制造產業,打造“川南氫港”和貫通成渝“氫走廊”。加快推進實施氫能產業發展戰略:
1、以焦爐尾氣或頁巖氣為原料,制取氫氣產能達10000噸/年。
2、到2025年全市氫能產值超50億元;
3、形成氫能裝備制造和氫氣制備兩個園區;
4、建設6個加氫綜合能源站;
5、到2025年具備氫燃料電池車整車生產能力,運營氫燃料電池各類車輛累計超200輛;
二、階段性目標
1、近期目標(2021~2022年)
(1)到2022年,內江市規劃引進和培育5家以上氫能相關企業或項目,推進重點氫能應用示范項目3個;
(2)建成固定式加氫綜合能源站3個,探索運營氫燃料電池公交示范線和物流線路合計3條以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產業發展環境更加優越,氫能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3)2021~2022年建成兩座內江城區加氫站、連界公路物流加氫站,開通運營內江城區氫燃料電池公交示范線1條以上,連界-成渝氫燃料電池重卡物流示范線1條。
2、中期目標(2023~2025年)
(1)到2025年,全市氫能產業規模大幅提升,氫能相關產業產值達到50億元,其中制氫端產值20億元(含氫氣制取與制氫裝備),儲運氫端產值10億元(含氫氣儲運與儲運設備、外部消納),加氫端產值10億元(含加氫綜合能源站工程化建設、氫氣及油氣產品銷售及相關裝備產出),氫應用端產值10億元(含整車、配套等),形成全產業鏈的裝備制造與技術研發的規模化生產或配套能力。氫能裝備制造園區和氫氣制備園區實現制氫與氫能裝備產業聚集化與規模化,氫氣具備大規模向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外輸的條件。
(2)氫氣制備與提純、氫氣儲運以及加氫站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集聚一批國內領先的氫能裝備企業,基本建立完整的氫能裝備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體系。
(3)推進重點氫能應用示范項目5個以上。全市建設加氫站6座以上,公交與物流線路合計超6條,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的加氫與運營網絡,產業整體技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來源|網絡
編輯|敬之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如侵即刪。

HFCE 2021將于2021年12月22日-24日,
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啟!
這是一場關于氫能的科技盛宴,邀您相約上海共襄行業盛舉!
HFCE 2021 |報名參展,搶占先機
手機/微信:13817851721
QQ:3326911596
郵箱:busexpo@sgexpo.cn
網址:http://www.busexp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