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超碰国产精品,蜜桃福利视频导航,亚洲天堂高清,精彩视频在线看,欧美劲爆第一页

0

聯系方式

參展聯系:021-3114 8748
參觀聯系:138 1785 1721
媒體聯系:138 1785 1721
QQ:3326911596
郵箱:busexpo@sgexpo.cn

招標中標

氫能將迎爆發階段,但制氫高成本問題該如何解決?

發布時間:2021-09-07 13:48:04  
0

“氫能即將迎來集中爆發階段。”9月4日,在2021氫能產業發展論壇暨第十一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上,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表示。


氫能將迎爆發階段,但制氫高成本問題該如何解決?(圖1)


今年年初,氫能被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除山西外,北京、上海、山東、廣東、湖北、河北等20余個省(市)陸續發布了氫產業戰略規劃,并出臺了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相關補貼扶持政策。

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此前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20》顯示,當前中國氫氣年產能約4100萬噸、產量約3342萬噸,為世界第一產氫國。

“氫能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法國液化空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路躍兵在上述會議中表示。

路躍兵稱,氫能作為二次能源具有能源和儲能兩重屬性,在能源轉型里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能源供給端可大規模、高效吸納可再生能源和發電,調節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提高能源系統的韌性。

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到2050年國內氫氣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億噸,氫能在中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超過10%。

路躍兵稱,氫能市場正在規模化發展,中國氫能具有彎道超車的條件。

他表示,不管是工業副產氫,還是風光核電制氫,中國都具有豐富的氫資源,且有大規模發展的產業基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車生產國,應用場景廣闊。

但氫能發展任重道遠,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制氫、用氫成本仍然較高。

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英歌也在上述會上表示,目前氫能發展的本質問題是成本和電耗問題。

王英歌稱,通過技術努力、材料和系統工藝方面的優化,可以克服電耗問題。電解槽在過去十年降低了60%,未來還會繼續降低。

“要降本,就要大規模、標準化制造,批量生產。”王英歌稱。

德勤中國財務咨詢氫能行業合伙人林承宏表示,中國在制氫路徑上,預計前期將使用部分灰氫作為過渡階段,后期將偏重于藍氫。以中國目前工業實力,可以快速踏入到綠氫領域。

林承宏稱,中國有很好的綠氫發展前景,未來氫能可能占中國整個終端能源消費的20%,且把中國的二氧化碳的碳排放量減低13%。

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共山也會上表示,未來綠氫將成為最具競爭力的氫能源,預計2030年中國風、光、儲55%以上的電力將用于制氫。

根據不同的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氫能被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灰氫一般由以焦爐煤氣、氯堿尾氣為代表的工業副產氣制取;藍氫一般由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產生,并采取了碳捕捉技術;綠氫是利用可再生能源通過電解工序產生。

林承宏指出,預計2030年,綠氫技術的成本可跟藍氫基本持平;到2050年綠氫成本甚至會優于灰氫。

意大利國家天然氣管網公司中國董事兼高級副總裁彭寧科表示,從綠氫制造上說,電解槽裝置的成本仍是最大瓶頸,需解決該裝置的成本問題。

他認為,氫能運輸比較經濟的辦法是天然氣管道摻氫。“如果能夠進行項目試點,氫能運輸管道就能打通了。”

路躍兵認為,氫能成本下降不僅體現在燃料電池上,車及加氫站的建設成本也要下降。

他指出,氫能發展需進行生態構建,氫能源和燃料電池涉及巨大的產業生態,僅在生態鏈的一個節點上取得成功遠遠不夠。

山西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王啟瑞在會上表示,氫能與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力系統具有更強的協同能力。中國去年提出目標,到2030年國內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王啟瑞稱,新能源發展的規模效應將顯著促進電解制氫的成本下降,為電解水制氫創造了最重要的基礎和條件。

他預計,2060年中國氫產量將達1億噸,其中,電解水制氫占比將達80%。

王啟瑞表示,氫能產業發展將進入快車道,但該產業在頂層設計和規劃、政府監管與政策體系建設等方面存在短板,需高度重視安全運營問題。

目前,山西省正推動“煤都”向“氫都”轉變。

近年來,山西形成了大同、長治、晉中、太原等市氫能產業集群,全省氫氣年產超過300萬噸。

據王啟瑞介紹,山西焦化產能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副產的焦爐煤氣若全部制氫,氫氣產能可達到150億立方米,約13億公斤,可供28.9萬輛氫燃料電池重卡使用。

此外,山西有大量化工、鋼鐵產業,化工尾氣、煉鋼尾氣提氫是獲得廉價氫氣的重要途徑,且山西的風、光資源比較豐富,具有電解水制氫的成本優勢。

山西省呂梁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廣勇在會上稱,呂梁將圍繞氫能“制-儲-運-研-應用”,大力發展焦爐煤氣等工業富氫尾氣制氫,力爭到2025年形成10萬噸工業尾氣制氫能力。

遠期,呂梁將推廣“光伏/風電+制氫”的綠氫發展模式,構建工業尾氣制氫、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電網靈活調峰制氫、化工原料制氫、煤制氫的多元化制氫格局,力爭到2030年形成30萬噸制氫能力。

呂梁市還計劃擴大儲存能力,力爭到2025年建成20座1000公斤級加氫站,氫燃料汽車產能突破1萬輛。

(來源:氫能觀察 )

滬公網安備 310113020065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