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聯系:021-3114 8748
參觀聯系:138 1785 1721
媒體聯系:138 1785 1721
QQ:3326911596
郵箱:busexpo@sgexpo.cn
今年以來,多地密集出臺氫能產業扶持規劃,大批量投用氫能源公交車、重卡,市場資金近期再度瞄準氫能領域。近兩周,氫能源板塊股價持續沖高,龍頭概念股美錦能源5日漲幅高達47%,相關人士認為氫能市場規模有望超12萬億元。氫能產業投資熱潮拉動了產業鏈上下游快速發展,但同時也要警惕“一窩蜂”現象帶來的社會經濟問題。
“十四五”期將是氫能產業快速發展時期,交通運輸領域作為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利用氫能實現深度脫碳,將對我國落實碳中和、碳達峰目標作出巨大貢獻。隨著氫能產業的加速擴張,一些痛點也逐漸顯露出來。國內氫能供應基礎設施相對欠缺、車輛推廣存在地方保護、燃料電池核心部件和材料仍依賴進口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車輛成本的下降和普及推廣。一些地區出現因氫能短缺導致成本過高,“需要給氫能源電池補電”的自欺欺人現象,部分氫能源公交車甚至已經停運。
如今的氫能源汽車就像電動汽車發展初期,強大的市場潛力背后是資本的瘋狂加注。去年9月,五部委推出以獎代補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很大程度防范了騙補等行為。但粗放式管理也可能出現“一擁而上、一松而散”“一刀切”的現象,因此,應慎重考慮市場需求和技術成熟度,統籌全盤規劃,實現供需良性互動。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
當前,氫能已經成為全球能源革命技術的重要方向,未來十年將成為我國氫能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為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在交通運輸領域商業化規模化落地,一方面我們需加強行業內頂層設計,建立國家級氫能戰略規劃和跨部門協調機制,針對細分領域制定合理的標準體系,重點支持核心技術突破,加快建立市場化、多層次的產學研協作體系,挖掘國內市場潛力,加速材料研發和裝備制造國產化,不應一味過快追求終端市場應用。
另一方面對氫能示范城市給予一定扶持政策,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格局。去年9月,《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提出,重點扶持“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地區,但示范應用城市的名單至今未公布,不少地方和企業仍處于觀望態度。各地可根據自己的位置和比較優勢,確立自己的氫能發展路線圖,相關部門也應盡快將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創新做法形成示范案例,對取得突出成效的示范城市進行重點扶持,此舉有助于進一步促進布局未來產業優勢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