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聯系:021-3114 8748
參觀聯系:138 1785 1721
媒體聯系:138 1785 1721
QQ:3326911596
郵箱:busexpo@sgexpo.cn
6月20日,上海市發改委印發《上海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據不完全統計,今年3月份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出臺之后,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湖北、四川等30余個省份及直轄市陸續出臺了與氫能相關產業的政策及規劃。氫能產業的發展背后,離不開金融力量的大力支持。

金融支持氫能源發展
坐落在北京市房山區燕山新材料產業基地的北京環宇京輝京城氣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宇京輝”),因“氫”盡全力助冬奧而聞名。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這家企業發展的背后,離不開金融力量的支持。
“環宇京輝始創于1989年,是我國較早從事氫能的企業。2013年,環宇京輝在擴大氫氣生產過程中,資金出現了缺口,與北京銀行有了第一次接觸。”環宇京輝負責人介紹說。
北京銀行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北京銀行是國內最早提供節能貸款的銀行之一。房山支行了解到環宇京輝的經營狀況和資金需求后,主動與企業保持密切溝通。經過多次溝通、方案調整,為環宇京輝提供了2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問題。
“這是環宇京輝在銀行的第一筆貸款。當時我們的一期項目建設還沒有完成,生產規模較小,想要從銀行拿到理想數額的貸款比較難。”環宇京輝負責人坦言,“首筆貸款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同年,北京銀行又提供了一筆4000萬元固定資產貸款,用于企業后續引進設備,擴大生產。
“兩筆貸款的先后落地,幫助京輝氣體實現了產能提升,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環宇京輝負責人表示。如今,環宇京輝已經發展為一家集制氫、儲氫、運氫、加氫及應用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
2020年10月,環宇京輝參與由清華大學牽頭承擔的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課題“科技冬奧‘氫能出行’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項目,主要任務是參與加氫站建設及協助建設制、儲、運、加氫全供應鏈信息監控系統。在冬奧會期間,環宇京輝根據各配套加氫站的不同需求,為北京賽區的延慶金龍加氫站、昌平福田加氫站、國電投氫動力加氫站,以及張家口賽區的太子城加氫站、崇禮北加氫站、崇禮南加氫站提供氫氣供應及運輸服務工作。
信貸只是銀行支持氫能企業的一種方式。隨著政府對氫能產業扶持政策不斷出臺,銀行作為項目合作方也逐漸出現在人們視野里,形式從過去較為單一的信貸模式,增加了融資租賃、股權(包括債轉股)等形式。
中國農業銀行全資子公司農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先后兩輪以市場化債轉股方式投資國家電投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氫科技”),投資總額1.9億元,支持氫燃料電池技術攻關。
2021年3月,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給雄川氫能提供了100億元的氫能源汽車融資租賃額度。
2022年2月,鄂爾多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航天科工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內蒙古一派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蘇興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主要負責人在鄂爾多斯簽署了氫能重卡金融服務戰略合作協議。鄂爾多斯銀行、航天金租將在氫能源領域向內蒙古一派氫能和江蘇興邦烏海氫能產業鏈項目提供60億元金融支持,重點為氫能商用車生產方、銷售方及使用客戶提供流動資金貸款和融資租賃業務。
6月22日,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分行與國氫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行山東省分行將發揮自身金融優勢,為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建設,為國氫科技氫能技術自主創新、打造產業鏈鏈長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打造“金融+產業”合作標桿。
可以預見,隨著中央和各地政府對于氫能產業的進一步支持,各種金融機構參與氫能產業的形式也將更加多樣化。
難題待解
“金融機構一直非常關注氫能產業的發展,因為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的市場?!币患疑虡I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載體之一。
據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預計,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到2050年我國氫氣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超過10%,產業鏈年產值達到12萬億元。
今年初以來,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投、國家能源集團、華電、三峽集團、國家電網、中國能建、中國電建等多家央企均已加速布局氫能產業。中石化表示,在“十四五”期間,將加快發展以氫能為核心的新能源業務,擬規劃布局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1000座。中石油也表示未來將在全國范圍內投建加氫站50座。
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自然需要巨大的投資。
但是,目前氫能產業的發展,還面臨著難題待解,這些難題制約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
目前,我國氫能全產業鏈成本過高。
在制氫成本方面,目前,中國現有制氫技術大多依賴煤炭和天然氣等一次能源,其經濟性與傳統化石能源相比存在差別,而且在環境、生態和碳排放等方面依然存在風險;如果脫離化石能源制氫,那么另外一條制氫路徑便是電解水,所需要的電力必須是綠電,即可再生能源發電,而在能源轉化效率和成本上來看,這種路徑則存在效率低和綜合成本高等問題。中國制氫成本居高不下,氫能產業處于商業化前期,尚難通過規?;a降低制氫成本。
在儲氫環節,雖然加壓壓縮儲氫、液化儲氫、有機化合物儲氫等技術均取得較大進步,但是由于儲氫密度、安全性和儲氫成本之間的平衡關系尚未解決,因此離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還有較大距離。比如,在國內現有技術條件下,氫液化過程的總成本十分高昂,且前期設備固定投資較大,又進一步提高儲氫成本。
“經濟成本高,會導致銀行信貸支持熱情不足。”上述商業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資本逐利,要想吸引資金流入,必須保證其未來收益率。高成本導致氫能產業未來收益存在不確定性,這些因素影響了信貸資金投入。據悉,目前在多家商業銀行中,氫能源建設項目尚未納入貸款渠道。
雖然如此,但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必須有所作為。這位負責人表示,銀行等金融機構應該積極開展新能源與氫能等綠色信貸業務。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該設立氫能發展金融事業部或專營機構,配備專業的產品經理,對氫能企業和購買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消費者提供更為優惠的貸款。金融機構應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積極開發與氫能發展相關的小微綠色信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