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聯系:021-3114 8748
參觀聯系:138 1785 1721
媒體聯系:138 1785 1721
QQ:3326911596
郵箱:busexpo@sgexpo.cn
政策法規
1、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
6月17日,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發布《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加快新能源車發展,探索開展中重型電動、燃料電池貨車示范應用和商業化運營。并要求加強氫能冶金、二氧化碳合成化學品、新型電力系統關鍵技術等研發,推動煉化系統能量優化、低溫室效應制冷劑替代、碳捕集與利用等技術試點應用。
2、湖南:鼓勵氫能等清潔能源對化石能源消費替代,探索開展氫冶金等試點示范
湖南省工信廳近日印發《湖南省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方案(2022-2025年)》。《方案》要求,探索開展氫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體化等試點示范。推進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有序推進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控制新增原料用煤,拓展富氫原料進口來源,推動石化原料輕質化提質。
3、能源大省山西加快應用能源新寵“氫能”
6月16日,山西工信部門和氫能產業鏈代表企業召開會議,加快建設氫能全產業鏈。對于山西的氫能之路,山西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尚阿浪表示,將會同氫能產業城市群相關地方政府,積極對接國家各部委,爭取進入國家第二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范圍,進一步加速氫能產業鏈發展。
行業走勢
1、一汽解放300輛氫燃料電池車發車
6月17日,一汽解放300輛氫燃料電池車在吉林長春啟動發車,正式發往北京、上海、山西三地。300輛車包括載貨、自卸、牽引三個產品系列,覆蓋城市物流、城建渣土、短駁倒運等多個應用場景,代表著國內商用車企業逐步邁入氫能商業化落地階段。

2、奧地利出臺氫能發展戰略
奧地利氣候部長格維斯勒和經濟部長科赫爾近日介紹了奧地利氫能發展戰略,將于2030年前提供超5億歐元的補貼用于氫能生產和進口,目標是到2030年80%的化石燃料被綠色氫能取代。除2030年前增加1吉瓦氫氣產能以取代4太兆瓦時天然氣外,還需加大氫氣進口滿足能源需求,正在與突尼斯、阿聯酋等國就建立能源伙伴關系進行洽談。
項目信息
1、厚普股份百億氫能裝備產業園開工
6月16日,厚普氫能裝備產業園項目在成都新都區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開工奠基。總投資100億元,計劃分兩期建設,主要分為四大功能區,包含年產300套加氫站智能裝備生產基地、氫能關鍵設備國產化替代自主研發基地、與四川大學合作的低壓固態儲氫等大規模氫儲能裝備基地以及聯合四川省特檢院共建的全國首家國家級氫儲運加注裝備技術創新中心。
2、“太鋼造”產品應用于亞洲最大氫能源項目
6月15日,太鋼首發液氫專用不銹鋼產品并通過認證,成為國內該類產品唯一供應商,與全球最大的氫氣生產商和氫能基礎設施領域的龍頭企業簽訂批量訂單,產品將應用于國內某亞洲最大氫能源項目。太鋼液氫專用不銹鋼的開發,成功填補國內民用液氫壓力容器用不銹鋼的空白。
3、海馬制氫加氫一體站投產
6月16日,華能海馬汽車4.6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投產,同時海口光伏制氫及高壓加氫一體站落成,海馬汽車氫能布局與落地邁出關鍵一步。海馬汽車將結合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以及即將投入運營的光伏發電項目,打造“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的全產業鏈零碳排放新能源汽車試運營項目。

4、廣東中山市三角鎮將建氣體島
6月15日,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綜合氣體島項目在中山市三角鎮動工建設。這是中山首個氦資源和氫能供應基地,項目產品包括高純氫氣(液氫)、高純氦氣、高純氬氣等以及氣體應用一體化工程解決方案。項目預計2024年竣工投產。
企業動態
1、蘇州金龍入選北京燃料電池示范應用聯合體
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公示了2021—2022年度北京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項目擬承擔“示范應用聯合體”牽頭企業名單,蘇州金龍作為客車生產制造企業入選。蘇州金龍目前已向北京市場交付20輛旅行家高端氫能大巴,用于通勤服務。大巴電堆最高效率達56%,功率密度為每升4.85千瓦,可實現零下30攝氏度冷啟動。
2、航天汽車首款燃料電池發動機順利通過國家強檢認證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航天汽車所屬航天三菱和國創氫能聯合開發的 60kW 燃料電池發動機依次完成性能測試、額定功率測試、高低溫儲存測試,順利通過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強檢認證。
3、凱豪達洪濤氫谷揭牌儀式6月16日舉行
6月16日,凱豪達洪濤氫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此次揭牌儀式的圓滿完成,意味著洪濤股份聯手深圳市凱豪達氫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豪達”)布局氫能邁出了實質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