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聯系:021-3114 8748
參觀聯系:138 1785 1721
媒體聯系:138 1785 1721
QQ:3326911596
郵箱:busexpo@sgexpo.cn
6月14日晚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博士生導師董秀成教授與連麥,解讀美聯儲加息是否會造成經濟危機、原油價格還要漲到哪里?
董秀成認為,產業前景中,除了煤炭、石油以外,應該都有前景,但是相對前景比較好的還是風能、太陽能和氫能。
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董老師,我沒想到您對電動車的評價這么高。我們都知道您是國內石化這方面的大佬,電動車的發展都超過了您的想象,看來最近電動車股牌漲得這么好也是有道理的,已經超過了業內的想象,這也是我沒想到的。
順著剛才您的問題說,我們在搞碳達峰、碳中和,但是隨著地緣政治和經濟的發展,歐洲跟美國反而不怎么提碳排放了,比如說歐洲碳稅好像也暫停了,碳交易或者說碳期貨好像也有一些發展的停滯。這一塊您怎么看?未來還會沿著原來的軌道發展嗎?
董秀成:歐洲和美國的情況不一樣,最近歐洲機會投票表決幾個東西,它出現了一個波折,但是這個波折并不是說歐洲議會的這些議員們反對能源轉型,它是里邊有些細節性的東西,大家出現了分歧。并不是說這件事情本身不對,不是這樣的。包括碳邊境調節稅,并不是說推翻了,只是推遲。所以,歐洲來說,由于俄烏沖突,最近一兩年它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波折。現實的問題是我怎么過的問題,包括今年冬天它怎么過的問題。所以,不排除在歐洲個別的國家特別是東歐,它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回頭路。比如說逼得我沒辦法的情況下,我可能會燒煤。另外,可能會改變一些關于核能的政策。因為核能政策也是分歧很大的,不同國家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但是從長遠來看,歐洲還會繼續引領氣候變化的應對問題,還會持續地進行能源轉型。因為歐洲認為是站在人類道德制高點,它認為它自己是引領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領袖,這一點不會改變。
美國的情況比較特殊,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在這個問題上爭議比較大。民主黨拜登上臺了,比較重視個問題,包括油價、氣價漲得這么高,其實它還在控制它國內區塊的礦權,有些地方有,但是不允許你開采,煤炭就更不允許了。如果是共和黨上臺,有可能是會改變的,特朗普上臺之后就退出了《巴黎協定》,這是美國的特點。當然美國好多州并不聽命于聯邦政府,其實美國在引領應對氣候變化這個浪潮的州是很多的,最突出的,跟聯邦政府不同步的主要是加利福尼亞州,它有自己的法律,它有自己的氣候目標,比如什么時候要碳達峰,什么時候碳中和,達峰這個問題它已經解決了,就是什么時候要實現碳中和。所以,美國的情況不能簡單地就說它一定會如何,特別是聯邦政府這個層面。比如說下個任總統又是共和黨的,又出現類似特朗普這樣的人,也可能會出現反復。這是美國。
對于中國來說,我相信我們會堅定雙碳目標,而且按照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系列的理念出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加快能源轉型的步伐不會減弱。
主持人:董老師,您剛才講到能源轉型有幾大模塊,有風電、太陽能、核能,這幾個領域或者是我沒提到的領域,哪個板塊最有投資機會或者最有機會、最有潛力?
董秀成:按照我們現在的頂層設計,可能網友們也清楚,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文件,我們遠大的目標已經制定出來了,在2060年碳中和的時候,我的能源消費結構實際上是個什么狀態呢?能源消費結構實際上80%以上的非化石能源和不到20%的化石能源。我目前是個什么狀態呢?目前我們是80%幾的化石能源,不到20%的非化石能源,也就是說不到40年的時間可以發生一種逆轉。你就可以想象,除了化石能源以外,其它的非化石能源、風能、太陽能、海洋能、水能、生物質能包括核能都是屬于非化石能源的范疇,這些都要發展。我個人的判斷,化石能源里邊天然氣還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因為它相對來說低碳、比較干凈、排碳比較少。風能、太陽能我們現在基本上從規模上來說處于世界領先。核能目前中國還不是全球第一,但是目前也成為全球第一大的核能大國。水力發電這一塊我們基本上是全世界第一了。海洋能這一塊我們現在弱一些,生物質能這一塊我們弱一些。
如果要讓我說哪些產業有前景,我認為除了煤炭、石油以外,應該都有前景,但是可能相對來說前景比較好的,我個人的判斷可能還是風能、太陽能和氫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