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聯系:021-3114 8748
參觀聯系:138 1785 1721
媒體聯系:138 1785 1721
QQ:3326911596
郵箱:busexpo@sgexpo.cn
政策要聞
1、內蒙古:打造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
3月7日,內蒙古自治區發布《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全區風電光伏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中提到:“優先支持市場化并網消納項目,包含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推動氫能與新能源耦合發展,促進氫能與交通、化工、冶金等行業有機融合,以重點行業應用和關鍵技術研發為突破口,在發展基礎和應用場景相對較好的地區開展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應用。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配建的風電、光伏發電項目所發電量原則上自發自用,確需電網支持的,上網電量不高于新能源所發電量的20%,占用盟市保障性消納空間。”
2、北京市政府明確2022年度全市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規劃
3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2年行動計劃》通知,其中,就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方向給予明確規劃,確定2022年度目標并組織實施。組織推進新增和更新的4.5噸以下環衛車為氫燃料電池車或純電動車。市城市管理委會同相關部門研究運輸車輛使用氫燃料電池車的鼓勵政策。
3、上海新一輪氫能產業創新聯合體開始申報
近日,上海市臨港區發布管委會印發《關于組織開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創新聯合體申報的通知》。《通知》指出,創新聯合體應聚焦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臨港新片區重點發展的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領域,圍繞“4+2+2”前沿產業集群(即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民用航空、人工智能、智能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綠色再制造、氫能),開展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基礎底層等“卡脖子”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攻關,促進新技術的產業化、規模化應用,帶動創新鏈產業鏈融通發展。
4、5類氫能船舶適用!海事局發布《氫燃料電池動力船舶技術與檢驗暫行規則(2022)》
3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印發了《氫燃料電池動力船舶技術與檢驗暫行規則(2022)》(以下簡稱“《規則》”)。《規則》從檢驗與發證、船舶布置、輪機、電氣裝置、控制檢測和安全系統、消防、氫燃料加注、氫燃料加注等方面做出了具體的要求,同時對國內航行海船、內河船舶、公務船、特定航線江海直達船舶和青海湖船舶做出了具體的規則說明,并確定了相關船舶類型的環保、適航、檢驗等證書的格式。
行業走勢
1、中國農業銀行投資1.9億元支持氫電技術攻關
記者近日獲悉,中國農業銀行綠色金融戰略整體布局下,農行全資子公司農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先后兩輪以市場化債轉股方式投資國家電投氫能科技公司,投資總額1.9億元,支持“國家隊”氫燃料電池技術攻關,助力解決氫能電池產業關鍵技術難題。截至目前,農銀投資的綠色項目投資總額已超240億元。
2、全國人大代表劉平:海南環島具備大力發展氫能的條件
全國人大代表、海洋石油富島有限公司化肥二部副總經理劉平在兩會期間提出:氫能屬于新興的清潔能源,具有燃燒熱值高、無碳排放、應用場景廣等諸多優勢。
海南環島的天然氣資源比較豐富,具備大力發展氫能的條件。近年來,依托大項目帶動,海南油氣產業飛速發展。
3、寧東基地首條入廊氫氣輸送管道開工建設
記者近日獲悉,寧夏寧東公共管廊有限公司在借鑒上海化學工業區管廊先進管理經驗基礎上,結合實際,積極探索企業依托公共管廊敷設管道的有效做法,已敷設污水管道165公里,達成氫氣入廊管道4.8公里,寧東公共管廊的公共屬性已初步凸顯。該管道由寧夏沃凱瓏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設,為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首條輸氫管道,管道直徑50毫米,長1.2公里,預計3月上旬完成建設,全年可輸送氫氣200萬標方。
企業動態
1、中煤大屯公司輕量化氫電智能運輸裝備項目正式啟動
3月6日,公司舉行輕量化氫電智能運輸裝備項目揭牌儀式,標志著公司氫能產業發展拉開序幕。公司領導包正明、徐宏偉、張沛頂出席揭牌儀式,張沛頂主持。
包正明要求,要搶抓江蘇省打造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基地有利時機,按照“快速搶占市場、以我為主”的原則,加快實現輕量化氫電智能運輸裝備的制造、裝配、調試,快速搶占港口輕量化輕電智能運輸裝備的行業空白。
2、390輛中通客車獲得2000萬氫能運行補貼!
3月7日,佛山南海區發展和改革局發布了《關于佛山市南海區氫能源車輛運行補貼擬發放情況的公示》(以下簡稱“《公示》”本次公示只有氫力氫為汽車運營(佛山)有限公司一家公司上榜,車型為中通牌LCK5095XXYFCEVH9C,共390輛,補貼金額為 2069.427735 萬元。
3、厚普股份終止實施厚普國際氫能CBD項目
3月7日,厚普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厚普股份)發布《關于厚普國際氫能產業集群項目的進展》公告,稱將放棄厚普國際氫能CBD項目用地的競買,并終止實施厚普國際氫能CBD項目,但氫能裝備產業園項目仍將按照《協議書》的約定繼續實施。
國際視野
1、德國漢堡港提出氫進口戰略,2030年成為歐洲綠色氫中心
位于德國漢堡的經濟革新部近日發表了包括大規模進口氫行動計劃在內的“環境友好型氫進口戰略”。這一戰略鞏固了漢堡作為氫燃料先驅的地位。為了實現氣候目標,對氣候中性綠色氫的需求大幅增加,而本地生產無法滿足這一需求。考慮到到2030年電解容量達到550MW的擴張目標,整個德國都將不得不進口綠色氫。
2、美國華盛頓綠氫能聯盟(Washington Green Hydrogen Alliance)成立
記者近日獲悉,為實現氫能發展承諾,華盛頓宣布成立華盛頓綠氫聯盟,將致力于減少空氣和水污染、創造清潔能源就業機會,將華盛頓地區綠氫價值鏈上的組織以及行業專家組成的董事會進行聚攏。聯盟的董事會由來自塔科馬電力、道格拉斯縣公用事業、豐田汽車北美及博納維爾環境基金會的人員所組成。華盛頓綠色氫聯盟執行董事Tim Zenk表示,這是華盛頓培養新產業的機會,綠氫將成為華盛頓州下一個偉大的產業。
3、HydRe公司承諾到2030年建造50座加氫站
芬蘭初創公司HydRe近日稱到2030年將建造50座加氫站,主要針對重型運輸市場,將為物流中心和主要貨運公路等地點供應清潔氫氣。其中赫爾辛基、圖爾庫和坦佩雷等城市的加氫站預計將于2024年全面投入運營。